目前,欧盟国家的语言产业涵盖语言翻译、字幕与配音、语言技术设备研发(包括电子词典、智能翻译系统、会议和电话口译系统、语言培训软件等)。美国还没有“语言产业”(Language Industry)这个专门的称法,但是这并不影响其以语言为核心产品的若干行业按照自己的市场规律运作和发展着,如语言翻译行业,特别是电话翻译,受新移民和国外游客数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这几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
整体来看,不同国家、地区,受历史沿革、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其语言构成与使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相应也会投射到语言产业的发展上。比如,英语国家的语言培训产业、欧盟国家的语言翻译产业,此外,引人关注的还有美国新兴的电话口译市场等,以及被称为“会展王国”的德国在语言会展产业方面的“独领风骚”。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家,由于拥有英语这一语言资源,对外输出英语教育培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2005年2月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在中国访问时表示,目前全球有约20亿人学习英语,英国从英语教材等方面获取的收入已经超过石油和船运收入。布朗预测到2020年,英国卖到海外的教学产品每年可达l00亿英镑。
欧盟27个成员国,有23种官方语言,语言互译的组合将近400种,在欧洲委员会及各成员国之间所开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项事务,都会面临语言交流的问题。因此,语言翻译服务对于官方和民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几年前,欧盟内部各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费用已经超过10亿美元,其中口译费用占将近1/3,一次会议就需要60多名翻译进行23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根据欧盟语言技术中心2009年的研究报告,欧盟成员国2008年口笔译市场总值为57亿欧元,整个语言市场总产值为84亿欧元,按照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计算,到2015年,欧盟语言市场的产值将达165亿欧元 。
在美国,商业贸易的全球化以及移民热潮使得居民中的非英语人口数量较之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40%。在这一背景下,口、笔译成为美国2013年增长最快、最安全的职业之一,2010年到2012年,美国口笔译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薪为43300美元。而且,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职业前景手册》报告显示,口笔译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至少到2020年。近年来,随着移民数量的继续增加以及旅游市场的扩大,电话翻译在美国迅速发展为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服务业态。以南加州为例,这一区域居民使用的语言达200种之多,从医院、银行等民间机构,到警察、救灾等政府部门,传译服务已成了运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Torrance医院专门设置了400部有两个听筒的电话,放置在急症室和病床旁,方便医护人员和不谙英语的病人随时通过翻译公司的电话传译员进行沟通。位于加州的Language Line是美国口译市场上的领军企业,拥有6000名雇员,能提供170种语言的传译服务,2011年的产值达到3亿美元。由于服务供不应求,其在2013年还将增聘2000名译员。同时,该公司计划与电话公司合作推出新服务,消费者只需按一下手提电话上的键钮,就能直接致电传译员。据统计,目前全美有2600家翻译公司,行业每年的营业额达到30亿美元。
有“世界会展王国”之称的德国,凭借其100多年的会展历史及举办大型国际会展的能力,在语言会展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柏林自198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语言文化展,至今已经举办了25届,每年的展会都会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参展商和超过15000名观展者。展会内容包括语言课程、跨文化培训、外国语言文学、有声读物、语言学习书籍、字典词典、语言学习软件、翻译等。在语言会展方面,与柏林展会相得益彰的还有巴黎的国际语言博览会,该展会始自1980年,每年一届,至今已经举办了31届,被誉为世界语言文化领域的盛会。博览会内容包括语言教育与国际交流、多媒体、翻译、出版、企业教育及语言课程培训等。这些语言文化展会的举办,为世界语言文化的交流和语言产业的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语言产品、语言服务的贸易发展和举办国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在欧美国家,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语言技术以及语言会展是语言产业的主要业态,这些业态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国家的政策导向、区域的历史沿革、民间的交流活动等因素也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对语言业态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语言产业”在我国还没有正式作为一个产业门类进入国民经济的统计范畴,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以提供语言产品或语言服务为主的业态发展迅速,如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等行业。因此,客观来看,语言产业的产业架构已经初步形成。不过,由于缺少整体的发展规划和统一管理,各个业态之间尚未建立有机的关联,这种闭合式发展的状况,无疑将影响语言产业的整体、高效发展。
目前国内的语言产业可以划分为九大业态,即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艺术、语言会展、语言康复、语言出版、语言创意、语言测评等。与欧盟等国语言产业发展的助推因素相比而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语言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我国语言行业形成与发展的显著因素。
整体来看,我国语言产业的各个业态的形成都是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教育政策对英语学习的强调,使得英语成绩成为升学、就业、职称考评的重要因素,加之留学热潮和外资公司的进驻,为以英语为主的各类语言培训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语言出版行业。语言翻译亦是如此,随着国门的打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催生了规模不等的翻译公司。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语言服务需求的扩大,使得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行业迅速兴起,目前,语音和文字识别、键盘输入、电子排版、搜索引擎、语音服务等语言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重要辅助工具。
语言产业存在门类多且界定复杂、发展不均衡、统计较为困难等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找对策:
首先,应对“语言产业”所涵盖的各个行业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产业基本规模。目前,语言翻译行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并且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在市场调查、行业评估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语言培训行业规模较大,有自己的行业领军企业,消费者数量庞大。除此之外,其他的七种业态都面临着亟待进行市场规模调查的问题,这些业态或是边界划分模糊(如语言创意行业、语言艺术行业、语言出版行业),或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语言康复行业、语言测评行业、语言会展行业),或是自身内部尚需要做进一步细分(如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行业),各个行业形态特点的差异,无疑会为调查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也是“语言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必经阶段。
其次,要把握消费者语言需求,结合语言消费调查,合理进行语言产品的供给。语言需求是语言消费的基础,也是语言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前提。基于对语言需求的认知与把握,语言产品的供给者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并引导语言消费;同时,在语言消费中,消费者也不断产生多元化的语言需求,从而刺激语言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一个成熟的产业必须关注终端的产品与服务消费状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需求等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将数据反馈到产品与服务的设计、生产环节,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更好地实现供需之间的对接,满足消费需求,推动产业发展。语言产业的发展也应如此。
第三,建立语言产品质量评价、语言市场监管及语言消费引导等相应规则。应在明确语言产品与服务的特性基础上,建立不同语言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针对语言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建立市场监管机制,确保语言产业的有序发展。在语言消费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消费、从众消费或者消费无意识的问题,消费者对其所消费的产品及自身的权利都处于较为模糊状态,对此,应进行相应的消费引导,提高消费者的语言消费意识与语言消费能力,从而推动语言产业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最后,要建立语言产品的对外输出通道,提升我国语言产品以及语言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在推进语言产业各个业态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需要着重关注语言会展行业的发展,通过会展这一平台,实现对我国语言产品与服务的集中展示,并借助这一平台,与其他国家的语言企业、语言行业进行交流与合作洽谈。目前,我国的语言会展行业尚处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可以借鉴柏林和巴黎的语言会展的经验做法,尽快搭建起我们自己的语言产品展示与交流平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高传智)
上一篇:北京青少年语言文化创意节
下一篇:《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发布